Search

#派信箱 #軍旅手記系列【寫給覺得「國軍不意外」的你】📭
 
我問在美國讀書的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派信箱 #軍旅手記系列【寫給覺得「國軍不意外」的你】📭
 
我問在美國讀書的鄰兵,為什麼相較於台灣人,美國人似乎比較敬重自己國家的軍人呢?
 
「大概是因為他們的訓練更精實,而且也真的有參與戰爭的緣故吧?」
「但那些戰爭的爭議不是也很多嗎?」
「對啊,很多都是以區域安定的名義發起的自私戰爭。」
「即便這樣,美國人還是很尊重軍人嗎?」
「嗯……對啊。」
 
這樣的比較當然很粗糙。台灣和美國的軍事歷史、國防政策、徵兵募兵制度等等,都有很大的差異。但我只是好奇:為什麼在台灣,很多人對國軍都有很負面的印象呢?
 
後來發現其實不只使我有這樣的疑惑,不少來連隊上招募的人員也需要努力破除,或嘗試改變大家對國軍的印象。
 
國軍當然有較為人知的過失,不論是磐石艦、七年前的洪仲丘事件,或是更早以前黃國章落水事件,都反映出不少軍中重視形式,或官官相護的一面。
 
但這代表所有的國軍都是這麼不堪嗎?為什麼每當國軍出錯時,我們還是很容易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地說出「國軍不意外」這幾個字呢?
 
✊ 在服役期間,我看到很多以這份職業為榮,也以捍衛這塊土地為榮的軍人軍官。有他們在前線,我就覺得很放心。
 
也許你會說,如果真的像我說的,國軍中有不少有抱負、有願景的軍人,為什麼我們都沒聽過他們的故事?
 
我們對國軍的認識很大一部分來自媒體。國軍自己的宣傳管道「莒光園地」跟立法院的「國會頻道」一樣,很多人都知道,但沒有多少人會看,加上節目用相對陽春的話劇形式呈現,當然很難吸引一般觀眾。
 
🎯 長官常說我們在經歷「由民轉兵」的過程,而讓我最有感觸的,就是打靶時的煙硝味,和擊發時65-K2步槍的後座力。
 
在那一瞬間,我意識到手上握著的,是一把可以奪去他人生命的武器,而要成為扛得起這把槍,和這份責任的國軍,所需具備的心理素質,確實和作為老百姓時是很不同的。
 
如果我們能在看到國軍相關新聞時,不那麼急著給出「國軍不意外」這種以偏概全且令人沮喪的評語,而能試著換個角度思考,多瞭解他們的想法,也許這塊土地會出現越來越多令人敬佩的軍人們,我們也更能安心地請他們守護共同的家園。
 
如果要我做個比喻,我覺得國軍就像保險業務員。
 
沒事的時候會覺得這種職業好像不需要存在,但意外發生時,平常有聯絡就會很慶幸,沒聯絡就會很後悔。
 
💂 儘管入伍一個多月來,我跟同袍們仍抱怨班長時不時爆走的脾氣、流於形式主義的表格和典禮,但我很清楚,並不是因為沒有戰爭,我們就可以把國軍救災、支援口罩國家隊等貢獻視為理所當然,甚至片面的仇軍。
 
比起外面的工作,軍人這個職業有更多不得不的時候。過失和意外確實會發生,但如果我們總是用概括性的標籤去看待他們,對那些認真的人來說,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?
 
________________
 
分享給身邊覺得「國軍不意外」的朋友,
試著聊聊彼此對於這件事情的想法吧~
 
PS. 軍旅手記的手是真的手寫的手XD
對話千層派的夥伴即便國軍online仍持續對話
#對話需要我們持之以恆在社會的任何角落進行 ❤️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【對話千層派】發起鼓勵全民對話的運動,希望大家都能與身邊的人們討論政治、民生,交換彼此的資訊與觀點,進而相互理解、取得共識,一起找出打造理想未來的方法。
View all posts